碳中和研究中心着重关注以工业废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或汽油替代品,特别是合成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一系列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如聚碳酸酯二(多)元醇、生物降解尼龙、聚脲和聚氨酯,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其资源利用。另外一方面,重点研究二氧化碳基合成材料在解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关键问题中的应用,实现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包括全固态三元锂离子电池和锂硫电池产业化。
研究方向:
1.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
2.先进能源材料与技术
3.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和化工过程节能优化技术
4.二氧化碳基合成材料在新一代二次电池和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技术
代表性成果(近五年获奖、成果、论文、专利、著作):
1. Xiaofeng Hao, Yuezhong Meng*, et. al. High-temperatur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s with Tunable Acidity of Phosphonic Acid groups by Incorporating Zwitterionic Aromatic Moieties, NPG Asia materials, accepted.
2. Shun Ai, Yuezhong Me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in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y: classification, ionic conductive mechanism, interfacial challenges, Nanomaterials 2024, 14(22), 1773.
3. Yu Bai, Yuezhong Meng*, et. al. Interface insights: polyphenylene ionomer as fortifier of microphase separation for highly conductive and durable polybenzimidazole-based HT-PEM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enm.202400751.
4. Yilong Lin, Yuezhong Meng*, et. al. Organic Liquid Electrolytes in Sodium-Based Batteries: Actualities and Perspectiv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4, 58, 132.
5. Xueyan Huang, Yuezhong Meng*, et. al. Polyether-b-amide based Solid Electrolytes with Well-adhered Interface and Fast Kinetics for Ultralow Temperature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Adv. Function. Mater. 2023, 33, 2300683.
6. Tianyi Wang, Yuezhong Meng*, et. al. Block Co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Strategies to Boost both Ionic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23, 146, 101743.
7. Jiaxin Liang, Yuezhong Meng*, et. al. new biodegradable CO2-based poly(ester-co-carbonate): Molecular chain building up with crosslinkable domain, J. CO2 Util. 2023, 69, 102403
8. Guan Xi, Yuezhong Meng*, Polymer-based Solid Electrolytes: Material Selection, Design and Applica. Adv. Function. Mater. 2021, 31(9), 2007598.
9. 一种两性共聚物、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118878788A
10. 一种复合型膦酸化酚醛树脂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CN114122469B
PI介绍
孟跃中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
孟跃中,二级教授,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材料学院、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及“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第十八届(2016)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辽宁省科技发明一等奖。
学术成果:
孟跃中教授师从英国皇家学会院士、高分子化学开拓者之一、加拿大McGill大学Tomlison 教授A11an S.Hay,标志性研究成果“利用二氧化碳工业废气合成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已在5家大型企业技术转让,是中山大学技术转让金额最大和转让厂家最多的项目。承担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重大课题;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有多项国家863计划重点和探索等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引导性重大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团队项目、广东省 “节能减排”重大专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技术招标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与企业合作项目等50多项重大课题。
孟跃中教授出版英文书籍5章;发表了SCI论文46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有90篇。另有国家发明专利140多项和美国发明专利 6 项。2014年至2022年连续9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 H-index = 73。 Sustainable Polymer & Energy 主编,Res. J. Chem. Environ. 和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副主编,Journal of Engineering学术主编。Nanomaterials, Advanced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Polymer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g Data Mining for Global Warming,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Biomat. Nanobiotech.等杂志编委。
中心骨干介绍
李旭
博士,研究员
一直从事有机合成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研究工作,目前主持的有河南省科技公关项目3项(No:162102210389,182102311026, 242102230180),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No:242300420193),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No:21072178)、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No:184100510022)、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1项(No:114200510023)、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1项(No:132300410027)、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1项(No:112PLJRC359);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3项(排名第1、第2);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获河南省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1项(排名第2),河南省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2项(排名第2)。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分别发表在J. Mater. Chem. C, Chem. Commun, Adv. Synth. Catal, J. Org. Chem, RSC Adv等国际知名杂志上。此外,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0件,其中排名第一的有5件。
郝晓凤
博士,助理研究员
2024年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考核优秀
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与二氧化碳共电解制甲醇。在J. Mater. Chem. A、J. Membr. Sci.、Energy Environ. Mater.、J. Power Sources、Electrochim. Act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院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
胡海燕
博士,助理研究员
2019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24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利用,在包括J. Catal.、J. Energy Che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Nano Research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省级项目1项。
陈茜
博士,助理研究员
2024年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考核优秀
2021于法国Université Côte d’Azur化学学院取得博士学位,2022年底进入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已在Adv. Synth. Catal.,Catal. Commu.,Tetrahedron发表研究论文SCI 1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主持省级项目1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材料的设计、开发、应用。
樊西征
博士,助理研究员
2024年6月博士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师从刘仲毅教授;2024年9月进入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用于电化学水解析氢、电催化有机化合物合成以及传统催化加氢反应催化剂构筑及性能研究,在高效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优化、机理研究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Appl. Catal. B-Environ.、Chem. Eng. 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Int. J. Hydrogen Energy、Energy Environ. Mater.、J. Mater. Chem. A、Catal. Letter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申请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
时怀中
博士,助理研究员
毕业于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无机、有机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2023年加入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碳中和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二氧化碳基可降解材料的设计合成。相关研究工作发表于Inorg. Chem. Front.、Dalton Trans.、Molecules、RSC Adv.、Inorg. Chem. Commun.等期刊。
刘飞
博士,助理研究员
201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本硕连读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22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戴志晖教授。2023年7月至今,入职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方向集中于多维纳米复合材料的缺陷设计与电化学储能行为研究。截至目前,在Nanoscale, J. Alloys Compd., Electrochim. Acta和ACS Appl. Energy Mater.等中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